不過天氣是隔外的好,氣溫也舒服,能夠在這樣的天氣出遊真的很開心
很壯觀的建築物
遠方之處,據先生說,應該是威爾斯
這棟建築物是在十七世紀完成的,而且這個 " 領地 " 是建築在類似山谷下低窪之地,從停車場走到門口要近十五分鐘,步道間還有一個地下水湧泉加蓄水池 ( 利用坡地的形勢造出來的,所以很像地下湧泉 ),水是流到建築物內的一個蓄水池,再流到戶外的二個大小池塘,當初的設計師真的很棒
這是十七世紀流傳下來的 " 都德式莊園 "註一, 著名之處在於它的罕見的傢俱類,掛氈,窗戶上釉玻璃藝術,及其它藝術品,另外一個著名的點,紫衫花園,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( 我解釋為山丘上的啟示 ) 百來棵收集來的各式紫衫要近三個月的時間,才能修剪成現在的樣子
紫衫花園一角
紫衫花園中的涼亭
去年一回南下的途中,無意間逛到這個位置,我還在半夢半醒之間,因為太無聊睡著了,先生把我挖起來下車走動走動,我本來很心不甘情不願的 ( 我的睡癖很不好,只要被吵醒,天皇老子都沒有好臉色看,真的很糟糕 )
本來我們一路開車還開的很高興,但一路下來看了無數的田,我也變的開始無聊,無聊到開始打瞌睡,反正先生有湯湯帶路,我根本也不用看什麼地圖,不過....湯湯不知為何將我們帶進了一個很無人的境界,都是田....連村莊都很少,而且我也覺得沒什麼風景好看,不就都一樣嗎,可是他很神秘的不告訴我真正的原因,只說你下車走走就知道了,當時時間接近下午三點半,肚子有點餓,我們就到入口處的餐廳小小的用茶點,吃飽了,茶也喝了,該上路了,先生還是很神秘的笑容
走了一段下坡路,兩旁長了不少的 Holly berry,十一月的天氣可是很冷的吔,還要走多遠啊... 在我這麼嘀嘀咕咕的時候, Take my Breath away 是什麼感覺,以下相片可以解釋
應該算是可以看到太陽高照的最後一個假日吧 再來就要進入冷風颯颯的秋天,然後是暗無天日的冬天,英國的冬天真的不是屬於我的季節,特別是我來自亞熱帶,不過能說什麼呢,嫁雞要隨雞囉 ( 先生屬雞 ) ( 先生不停os,搬回台灣,搬回台灣 真的很想做個統計,是不是所有的台灣先生都會這麼說呀 )
再 5 天我就要去做我的英國駕照筆試,每天晚上唸條文唸的我快煩死了,體貼的先生就帶我出門去逛逛,目的是 The National Trust == Charlecote Park ←連結 ,這是我們參觀的第二個景點,雖然只有參觀過一個,但我覺得看這些十八,十九世紀保存下來的建築物,想像當時忙碌的情形,我只能大嘆,不是只有中國人的豪門深院才有這些 " 有錢人的規矩 " 這裡的規矩不比我們的輕鬆呢
不過我從週五下班回家後,就開始有點身體不適,好像是被傳染感冒了,懶洋洋的,出門後又開始鼻塞,想好好的放鬆心情都不得,我怎麼變的體質比先生差了呀,通常是他會感冒,而我沒事的,是我養好他沒照顧好自己嗎
主建築物
( 四週的草皮很整齊吧...一天的時間喔.... )
http://www.nationaltrust.org.uk/main/w-index.htm
四月份我們加入以來 ( 英國的文化保護協會 ),因為回台灣三週,還沒有機會可以參觀各地的著名景點,好不容易等到還算可以的天氣,輕裝打扮的到最近的一個景點參觀,當日是第二個 Bank Holiday ( 五月底 ),在台灣,五月底大概背心,短褲短裙都出籠了吧,如果看到我的照片,我可是還穿著羽毛風衣,雖然不怕冷的穿了七分褲,在沒有太陽的地方,我可是冷到打哆嗦的咧
因為加入協會,每人會有一張會員證,還有一張證明是會員的停車貼紙,到各處參觀時是非常方便的;這個景點是距離我們家大約十五分鐘的車程 Upton House & Garden ←連結
我們在購票窗口可以很驕傲的出示證件就過關,一位成人門票可是七塊半大洋,我們夫妻參觀要十五磅,一年內走個四個景點就值回票價了,說是花大把銀子嗎,其實不,我們可是在做文化修養,讓我這個外國人多多吸收英國的文化知識,歷史課本不是白讀的,我的史地成績可是優等的咧 ( 是為了將來的玩樂做的準備吧 )
可以真正認識英國人在古代的生活狀況,這一趟可以大大的滿足我的好奇心,不過室內是不許照相的!!!而且參觀室內是有限定時間,一旁也有義工人員解說,或協助,而且都是非常可親的人員,另外房子的另一端還有房子的後代子孫居住著,有牌子顯示私人區域,請勿越區;也有尚在維護當中的區域,說實在這些維護與保養都是依靠捐贈,入會的會費,義工的協助完成,而且維護與保養的費用都不低,這些後代子孫如果不變賣家產來維持的話,我想也會就任這些建築物等等自生自滅吧,所以參予協會的這些建築物,公園,大房子等等,都是以合作方式與協會配合,一方面可以還居住在祖產之下,二來也有人協助維修,但如果以中國人的說法來解釋,變賣家產可是讓列祖列宗蒙羞的一件事,換成這裡的環境,沒得選吧